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面对新消费场景,品牌又换了玩法

最近刷小红书,感觉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又变了。他们不再盯着单一产品买,更在意这个东西能不能融进生活里。随着新场景的出现,快消品、烟草品牌也跟着换了玩法。

小红书上的年轻人,在哪花钱?

今年小红书上高频次的消费场景更为接地气,还有跨界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空间重构」,把消费从固定地方拉到了各种生活角落。比如户外风继续火热,年轻人周末不宅家,「城市漫步路线」「露营必带」搜索率居高;在家居中,把阳台改成小花园、客厅改成健身房等爆改空间的场景增多。

第二类是「跨场场景」,即一个东西能应对多种情况。工作日通勤要快、要方便,周末和朋友聚会就得精致、有氛围感,所以衣服、零食开始分「通勤款」「周末款」,核心就是不浪费,还能贴合不同状态。

第三类是「文化赋能」。之前买东西看是否实用,现在更看有没有故事。新中式风、非遗手作、传统养生相关内容较多,带有文化符号的物品更打动人;还有二次元、汉服改良等小众文化,也从小圈子走到了日常。买这些的年轻人,更像是在买能代表自己的标签。

最后一类是「情绪锚点」场景,即消费要跟心情搭得上。过节的仪式感、平时放松的小物件、能治愈的零食都属于此类。花钱不只是买东西,更是买当下的好心情。

烟草消费也在悄悄调整

小红书新场景的核心,都是围着年轻人的生活转。如今烟草品牌主要通过三个方向的创新,正悄然与新趋势、新场景贴合。

首先是往年轻人的生活场景里嵌。比如面对户外场景,某烟草局在马拉松赛事中搭了能量补给站,放些大家需要的饮品、零食,把品牌氛围融进去,把赛事的人气转化成对烟草消费的认可;还有些企业在露营地、文创园周边的烟酒店设置休闲区,让卷烟消费融入放松状态中。

其次是用文化给产品加温度。比如某烟草品牌在烟酒店打造了地域文化展示区,还做了带漆扇等的伴手礼盒,让烟变成能带走的地域文化符号。这样一来,不管是游客还是本地年轻人,都愿意停留驻足、主动分享。

最后是用数字化搭桥梁。现在年轻人习惯线上找信息、约活动,烟草品牌也在做对应的工具。比如有的搭建小程序,能查附近的烟店、预约店里的活动;还有的做了智慧系统,根据消费者常去的场景、喜欢的风格,推荐合适的产品。

不管消费形式怎么变,当下的年轻人想要的始终是被理解、被贴合。烟草品牌只要继续跟着新场景走,在合规的前提下贴近年轻人日常,就能找到共鸣的节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都古外烟网 » 面对新消费场景,品牌又换了玩法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