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式卷烟品类竞争进入精细化博弈的2025年,中支烟市场正迎来关键的价值重构期。历经此前增速放缓的调整,今年上半年中支烟回暖,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支撑。但这一复苏并非简单的规模反弹,而是呈现出头部品牌主导、高低结构分化的鲜明特征。
本篇文章从细支烟“技术升级破局”的过往中汲取经验,看中支烟如何跳出“形态依赖”,通过品牌、人群、产品的深度细分及营销实现品类启新,成为决定其能否从“短期回暖”走向“长期增长”的核心命题。
01、中支烟回温,结构分化加速
2025年伊始,中支烟市场便呈现出显著的回温态势,上半年增幅恢复至两位数以上,增量更是达到去年同期的两倍有余。这一复苏并非偶然,而是头部品牌、强势品规与市场需求共振的结果。
中华、黄金叶两大品牌就贡献了上半年近40%的增量,其中中华(双中支)和黄金叶(商鼎)分别以超5万箱的增量成为核心引擎。此外,好猫(长乐九美)、牡丹(红中支)等品规增量超过1万箱,形成了“大单品领跑、多品牌协同”的市场格局。
高端与超高端市场的恢复性增长尤为亮眼。超高端中支烟在中华(金中支)、白沙(硬和天下双中支)的强力支撑下,同比增幅领跑,持续为中支烟回暖“作贡献”。熊猫(典藏中支)、云烟(中支大重九)等品规也表现出强劲势头,而高端市场则由中华(双中支)独领风骚,黄鹤楼(视界)等紧随其后,“一超多强”生态就此形成。
普一类市场的稳健增长为中支烟可持续发展的奠基石。黄金叶(商鼎)以20万箱规模成为普一类市场的标杆,天子(中支)紧随其后接近10万箱,两者增量合计超过7万箱。与高端市场的集中化不同,普一类中支烟呈现出“群芳竞艳”的特征,无论在调性、包装、吸味、创新等角度都更为丰富,例如好猫(长乐九美)的唐代宫廷礼悦画面及混合果香口感。
然而,这种增长并非完全基于市场自然需求。数据显示,头部品牌的商业销量普遍快于实际消费需求,中华(双中支)、黄金叶(商鼎)等主力品规的库存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均有增加。这意味着当前的市场状态压力同样不容忽视。
02、由细烟启示,品类进化重构
细支烟的发展脉络为中支烟提供了重要镜鉴。细支烟曾因“舒适性有余而满足感不足”陷入增长瓶颈,但通过“从不可能三角到六边形战士”的技术升级,以低焦高香、爆珠增香等创新重新激活市场。这一进化本质上是将细支烟“重新做了一遍”,通过技术迭代实现品类价值的跃升。
中支烟同样面临类似挑战。早期依靠中华(金中支)、中华(双中支)潜移默化而来的“不粗不细刚刚好”品类概念,曾快速打开市场,但随着同质化产品的大量涌入,消费者对中支烟的新鲜感也在前两年开始有消退趋势,品类价值从“唯一性”降维为“可替代性”。去年,中支烟规格出现销量下滑,正是品类特色缺失的直接体现。
对比中细支的发展脉络,2025年上半年中支烟的市场回温,似乎呈现出接棒前行的端倪,但更为严谨的表述,当是市场周期性变化下的恢复发展。关于中支烟的“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窥探。
03、深度细分,中支烟破局关键
品牌分化,规模、结构与特色的差异化路径
品牌竞争格局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态势。头部品牌如中华、黄金叶以规模优势主导市场,中华(双中支)去年单规格年销量突破30万箱,黄金叶(商鼎)在普一类市场形成“全国性大单品”。
区域性品牌则通过特色化突围,例如钻石(荷花)系列将燕赵文化的厚重与现代工艺结合,“双中支荷花”以50元的定价精准卡位商务礼品市场,成为“文化烟”代表。
人群细分,从“一包烟打天下”到“圈层渗透”
随着消费需求从“大众化普适”转向“个性化专属”,中支烟市场早已告别“一款产品通吃”的时代,精准锚定细分人群、打造圈层专属体验成为新品破局的核心逻辑,今年新推出的多款产品更将这一趋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2025年上市的利群(阳光中支),以“阳光韵致+黑金风度”延续了利群品牌在长三角市场的传统优势,瞄准该区域注重品质与口感稳定性的成熟消费群体——这类人群对烟气醇厚度、香气协调性有明确要求。
而七匹狼(观海中支)则聚焦对山海文化有认同感的群体,其加入活性炭元素提升清爽吸味,同时“观海”命名与沿海生活场景形成关联,更易引发目标人群的情感共鸣。
云烟(雪域中支)则依托云烟在云贵地区的原料优势,以“雪域”传递出原料的天然属性,加入滇橄榄、树兰花、藏红花颗粒等元素,精准对接追求烟气本真风味的细分需求。
这种基于品牌基因、地域特征与消费偏好的人群锚定,“小圈层带动大市场”的策略,正是圈层渗透策略在中支烟新品中的具体落地。
未来挑战:在增长与可持续间寻找平衡
当前中支烟的回暖暗藏隐忧。其核心矛盾在于“规模增长”与“精准匹配”的脱节。
一方面,部分品牌仍延续“广撒网”的产品策略,未精准锚定细分人群导致供需错配——看似销量增长,实则部分区域存在倒挂风险。
另一方面,多数产品仍依赖“中支形态”这一单一卖点,缺乏“特色化赋能”,导致消费者对中支烟的认知仍停留在“粗细适中”的物理属性层面,难以形成品牌黏性,溢价能力远低于细分定位清晰的品规。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支烟需在三个维度突破:
一是技术深度,摸清消费者口感偏好,为细分人群定制特色口感;
二是文化特色体验,打造“中支+特色标签”,并通过精准圈层渗透形成扩散效应,以小圈层带动大圈层;
三是传播精度,从“铺货量”转向“人群认知触达率”,让特色产品的传播信息精准触达人群。
从“做新品类”到“做透细分”,中支烟的进化之路本质上是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的战略转型。2025年的回暖仅是起点,唯有持续深化细分、强化特色,才能在“短细中爆”的品类竞争中确立不可替代的市场地位。
都古外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