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极端天气条件下,这里的烟叶何以质优?

深秋时节,山东省沂水县圈里乡烟站内,金黄的烟叶整齐码放在收购台上。“今年这烟叶,采收时手感就不一样,没想到烘烤之后油分依旧这么足!”“90后”烟农高爱华用手一捻,指尖黏黏的,“7月遭遇‘卡脖旱’玉米叶都卷了,9月遇上渍涝花生在地里发了芽,俺这烟叶竟没受啥大影响!”

高爱华的惊喜,是山东烟区在2025年前旱后涝特殊气候下稳住生产的缩影。

山东经历了7月罕见持续高温干旱、8月高温和断续降雨、9月连续低温多雨“三连击”,降雨量少时仅33毫米,多时则超300毫米。

然而,在这场与高温、干旱、雨水的缠斗中,山东烟叶整体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全省7751户烟农的收入得以保障。

“提升烟叶质量特色是我省烟叶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主线。我们把‘烟叶质量提升工程’作为年度大事之一,推动山东优质原料供给水平再上新台阶。”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顾厚武表示,这份成绩,源自山东省局(公司)党组对“以诚取信、以质取胜”理念的坚持坚守,源自推进“烟叶质量提升冲刺年”的前瞻谋划,源自“砂壤土+土杂肥”核心技术基层实践的同频共振。

壤质焕新:砂壤土筑牢提质基

“照往年光景,秋天一场涝,烟叶得倒一大半;今年转移到砂壤土种植,情况大不一样。烟株田间开秸开片好,病害少。你看,这根系多壮!套种的红薯也是长势喜人。”在潍坊市临朐县柳山镇邬家官庄村烟田里,柳山烟站站长王兴新蹲在田里,拨开土层,拔出红薯带出来的烟叶毛细根密密麻麻,缠绕着疏松的土壤。

柳山镇位于临朐县东部的山地丘陵,烟田多为砂性土壤。作为山东烟叶主产区之一,全县落实砂壤土烟田2.1万亩,占比达100%。

微信图片_20251104101356.png

临朐县柳山镇的砂壤土烟田。王飞摄

为什么选择砂壤土?

砂壤土能有效应对旱涝交替,因适宜优质烟叶生长而被称为提高烟叶质量特色的“黄金土壤”。世界优质烟区如津巴布韦、巴西均以砂壤土为主。

进一步提升山东烟叶油分和香气量,适宜土地是先决条件之一。山东省局(公司)对全省烟田进行普查和土壤取样检测,将“砂壤土全覆盖”纳入今年烟叶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向土壤适宜的优质烟田转移。

——确立选地原则。明确适宜种烟烟田标准,推动烟叶产能向工业需求旺、生态条件优、生产基础好的区域倾斜,向低山丘陵、砂壤土地块迁移。

——摸清地块底数。技术员入户走访、实地勘察,对预留烟田前茬肥药种类及使用量等信息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烟田地块信息台账,摸清“家底”。通过强化前茬管控等措施,夯实优质烟叶生产基础。

——持续优化布局。各产区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明确地形地貌和烟田土壤类型判定标准,按照增加丘陵山区砂壤土烟田面积、缩减土质黏重区连作烟田面积的原则,确定烟叶种植的重点区域和潜力区域。

“一开始俺不理解,种了十年的地咋就不能种烟了?”临朐县蒋峪镇接家河村烟农张兴胜回忆道,今年春天,技术员带着土壤检测仪上门,测出他的地是黏性土壤,不适宜种植烤烟,“他们帮俺协调了砂壤地,今年烟叶长势长相和烟叶质量明显好于往年。现在看来,这步走对了!”

全省调整优化非砂壤土地块5.73万亩,基本实现砂壤土地块种烟全覆盖。这些烟田在9月持续降雨中稳定性十足——同等降雨条件下,砂壤土地块因其疏松透气、排水性好、保水保肥能力适中的特性,积水消退速度较普通土壤明显加快,烟株根系未出现沤根现象。

良田产良烟。山东烟叶实现了质量显著提升——烟株分层落黄明显,鲜烟叶片舒展、大小均匀,触摸有较强的粘手感;烤后油分更足、组织疏松度显著提升,成熟度和油分明显优于往年,化学成分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施肥革命”:土杂肥撑起“抗逆伞”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对于莒县库山烟站站长张奎强而言,今年施肥大不一样,“今年以土杂肥为主,增施了有机肥,前期高温干旱‘扛得住’,后期集中降雨‘站得住’。”

看着田里的滴灌带,他又帮烟农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大概施370公斤土杂肥,虽然增加了一点成本,但抗旱抗涝,烤后上等烟比例高,算下来更划算!”

微信图片_20251104101350.png

莒县洛河镇陈家岭片区烟田施用土杂肥后的烟叶长势情况。魏延帅摄

为什么选择土杂肥?

2024年7月的一场施肥研讨会上,“中棵烟 高油分”技术中的“增施土杂肥”经验,让山东烟区看到了突破短板、增强特色的又一关键——“土杂肥”。这类肥料以家畜粪便和作物秸秆为主,能够显著增强烟田抗旱保墒能力,促进烟株根系发育,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对烟株的持续供肥能力。

一场“施肥革命”就此开启。在全省烟区为28.44万亩烟田备好11万吨土杂肥的基础上,山东省局(公司)先后召开关键技术研讨会、施肥工作推进会,建立了施肥全程管控机制和工作推动机制;各产区积极筹措肥源、协调撒肥机械、加强施肥管理。

靠前指导,有标准可依。在费县,烟农们所参照的烤烟土杂肥沤制及使用技术规范,凝结着全省烟叶队伍的智慧和汗水。由临沂市局(公司)高级农艺师王家民牵头的施肥专家库,与各产区工作专班一道,明确减少无机氮肥用量、增施土杂肥和有机肥、增加追肥比例“一减两增”等要求,使得标准化施肥流程有迹可循、有准可依。

严控质量,肥源全把控。在安丘,烟农专业合作社统一开展市场调研和养分检测,优选质量上乘、养分均衡、适合本地土质的肥料品牌,并通过集中采购降低烟农成本。山东烟区严格把控肥料来源,实现“出厂—运输—验收—施用”全过程闭环管理与痕迹化留存,杜绝不合格肥料进入烟田。

微信图片_20251104101345.png

在沂水县沂城街道烟田里,托管作业人员正在撒施土杂肥。张伟娜摄

一田一策,精准调到位。“土杂肥不是随便撒的,得讲科学!”在沂水,据沂城烟站站长李新宇介绍,针对大豆肥的施用,当地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作业流程,施用比例连年保持在90%以上。山东烟区持续完善全测全配、集中混拌、统一发放、现场监督施用的管理流程,每一批肥料投入使用前,根据不同土杂肥种类、不同前茬、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浇水情况、不同烤烟品种等进行精准配比,从烟株长势、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产质效益等角度契合烟田实际需求。

机械作业,杜绝“画地图”。在沂源,春耙之前,烟农依托惠农服务中心使用抛肥机将土杂肥均匀翻入土层以下,确保充分发酵。全省共配备撒肥机械600余台,开展机械化撒肥22万亩,不仅降低了施肥成本,还有效避免了因有机肥施肥不均造成的长势不齐等问题。

水肥一体,肥效最大化。在诸城,所有烟田全部使用新型贴片式滴灌带,即使在7月干旱峰值期,水肥使用也较为均匀。山东烟区把水肥一体作为提高肥效、促进烟株养分平衡的重要措施。全省94%的烟田通过滴灌实现“以水调肥”,土杂肥中的有机质缓慢释放养分,水肥耦合促进了烟株生长发育。

微信图片_20251104101340.png

诸城市局(分公司)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为烟株精准输送养分。郑海峰摄

全面落实“砂壤土+土杂肥”技术的烟田,烟叶整体质量优于未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区域,技术成效得到充分验证。山东省局(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立国说:“双‘土’齐下取得的效果,证明我们找到了一条提升山东烟叶质量特色的好路子。明年是山东烟区‘施肥巩固提升年’,我们将及早开展生产规划、品种布局优化、关键技术提升,为全省烟叶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从沂蒙山区到潍河两岸,面对极端天气的严峻挑战,山东烟区以坚实的生产韧性,展现出迎难而上的担当与智慧。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希望,就孕育在每一次全力以赴的坚守之中,深植于“人、技、地”紧密融合的产能基石之内,这正是烟草产业链日益安全和稳固的底气所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都古外烟网 » 极端天气条件下,这里的烟叶何以质优?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