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两山”理念在烟草|点绿成金处 山河入画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勾画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图景。

在这幅气势恢宏的时代长卷中,烟草行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山川河海同呼吸,把生态保护课题写进晨昏,将经济发展答卷交给山野。

青山更翠,碧水更清,生活更暖,产业更兴,一条生态与民生交织的道路从现在通向未来。那里,春天永远驻足,希望生生不息。

荒坡披绿筑牢生态屏障

面对生态脆弱这一制约偏远地区发展的瓶颈,行业深刻把握“增绿就是增优势”的发展逻辑,将优化生态环境贯穿帮扶实践。

国土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多年来,行业结合不同地域自然禀赋与生态难题,既投入真金白银,更倾注智慧汗水,系统推进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一片片不毛之地重披绿装,一道道绿色屏障巍然屹立。

水是生态系统的命脉。行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系统谋划、科学施策,构建起覆盖广泛、功能多元的水利保障体系。在设计施工阶段,他们依据生态流量保障目标,严格划定生态红线,严格落实专业环评报告提报制度;在运行使用环节,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烟草援建水源工程——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泉水库俯瞰图。秦胜摄

在高原缺水地区打造水窖水库,在干旱山地兴建小水窖,在生态脆弱区推进水源涵养林建设,行业因地制宜构建水利网络,使得碧水润田园、青山映笑颜:在福建烟区,烟草援建41个水源工程,形成“路相通、渠相连、涝能防、旱能调”的生产设施系统,受益农田面积达381万亩;贵州遵义经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昔日石漠化严重的坡地变成层层梯田,猕猴、白鹇等珍稀动物重返家园……

在治沙一线,烟草行业也锲而不舍地书写着“绿色传奇”。

在西藏山南,行业投入启动资金,联合多方建成藏草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创新应用“草方格固沙+乡土树种选育+智能灌溉”技术体系,将8200亩沙化土地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洲。

山南市扎囊县藏草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一角。西藏区局(公司)供图

在甘肃民勤,烟草人连续多年投身“三北”工程,通过公益性捐赠构建双眉式网格状稻草沙障,建成500余亩“丝路先锋”公益林。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党员突击队深入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用草方格为流动沙丘披上“锁子甲”,见证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荒山变青山,沙地成绿洲,生态效益正持续转化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行业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不断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绿色根基、注入持久动能。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保护好绿水青山,核心在于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多年来,行业聚焦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绿色产业,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高根营子嘎查,废弃砂石坑蜕变为美名远扬的神骏湾生态体验区。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公司)投入资金,系统治理300亩荒地,打造出一个“塞外小三亚”。2020年试营业,两个月就接待游客14万人次,旅游纯收入超200万元。随着二、三期工程陆续建成,垂钓区、无动力乐园、研学基地等多元业态不断丰富,30余名村民有了就近就业岗位,当地人均年收入增至近3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200万元。

碧海蓝天下的山东烟台长岛,也上演着一场生态保护与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烟台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烟草+慈善总会+帮扶乡镇+帮扶村”创新模式,助力“国际零碳岛”建设,2024年援助投放1000个人工鱼礁培育海藻场,有效修复了海洋生态环境,也为海珍品营造了优良栖息地。同时,以纯天然生态养殖打造“长岛海珍”特色品牌,所投海参苗3年后可为帮扶村带来经济效益450万元以上。生态改善激活了海岛旅游,20余户渔民转型开办民宿、农家乐,“水清滩美、鱼鸥翔集”的风光成为村民增收新引擎。

图片

行业援建的光伏项目,正进行着从自然资源到发展资本的价值转换。图为武汉新洲区潘塘街汉楼村光伏电站。罗乐摄

聚光为能,阳光生金。广袤的乡野间,行业援建的一排排光伏板,正进行着从自然资源到发展资本的价值转换。云南省丘北县古勒村,文山烟草援建的光伏电站一期项目于2024年6月并网发电,二期项目亦稳步启动,两期项目年收益将达12万元,定向用于公益事业、困难帮扶和产业培育;湖北省黄梅县江河村,黄梅烟草探索“农光互补”,182块光伏板架高铺设,板下种植油茶,形成“上发电、下种植”的立体格局,村民既能获得发电收益,又能享受种植分红……

翠木为盖,林下生财。林下经济成为烟草行业“点绿成金”的又一生动实践。在江西石城,烟草部门精准帮扶当地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养殖禽类;在贵州部分烟草帮扶村,“山顶绿树戴帽、山中烟田环绕、山下菌菇丰收”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成效初显;在湖北竹溪,烟草部门投入资金打造农产品展销中心,搭建“烟草+农户+合作社”协作机制,积极推广“茶园+中草药”循环农业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烟草行业的生态帮扶项目注重与当地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多元发展模式,不仅保障了项目的可持续性,更拓宽了群众就业增收的渠道。

行业实践充分证明,生态治理不仅能改善人居环境,更能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志愿服务汇聚守护合力

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将社会责任书写在绿水青山间。

这是一幅点面结合、立体多元的志愿保护生态画卷。从城市社区到偏远乡村,从内陆山川到蔚蓝海岸,烟草志愿者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

在安徽砀山,每逢梨花盛开,“净美家园”行动如约而至,烟草志愿者不仅清理垃圾,还通过现场示范、发放手册等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青海玉树,7月的巴塘河畔,烟草“碧水守望”志愿者徒步清理河道,用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唤起沿岸群众的环保意识;在广东珠海,横琴新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支部与社区党委结对共建,组织党员志愿者携手守护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既精准对接了地方的生态需求,也展现了行业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

这更是一场由表及里、持续深化的生态治理实践。

江西湖口县局(分公司)“植绿联盟”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在茶山补种茶树。姚瑶摄

浙江省桐乡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香溢”志愿服务队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做在经常;江西省湖口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植绿联盟”志愿者服务队创新采用“鱼鳞坑”种植法,在茶山补种茶树的同时,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行业企业还将目光投向特定生态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探索意义的特色志愿服务。

福建东山烟草“金叶情”志愿服务队启动“小小海洋代言人”项目,通过组织生动有趣的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海洋保护的种子。他们的净滩行动已形成“捡拾—分类—数据记录—科普宣传”的完整闭环,在海里捡拾的玻璃、贝壳等被用于制作环保主题日历。广西北海烟草更是探索出一条将产业发展环保难点与地域生态保护紧密结合的新路径。自2022年以来,北海烟草携手零售户回收卷烟废弃塑膜,回收款项全额捐给专业科研机构用于红树林种植培育。原本废弃的塑膜被“兑换”成茁壮成长的红树林,成为抵御台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屏障,以直观的生态价值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海洋生态保护。

志愿者既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也是绿色理念的传播者。他们通过志愿行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凝聚生态保护的社会共识。当前,行业志愿服务呈现出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社区共建深度融合的新特征,一条将社会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树木扎根大地,生长的是和谐共生的崭新希望;碧水映照晴空,照见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烟草行业于神州大地奋力书写绿色诗行,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并进,让绿水青山成为人民群众坚实的幸福靠山。

短评

绿叶对根的情意

青山不语,绿色为证。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时代画卷上,烟草行业以绿叶对根的深厚情谊,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在实处。

系统谋划,构建生态帮扶新格局。行业以系统性思维勾勒蓝图,以科学布局精准落子,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与精准施策,推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无论是引入闭环管理体系,还是建立过程与成果双考核机制,都确保了生态帮扶工作行稳致远。从政策保障到资金支持,从技术赋能到产业融合,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帮扶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生态惠民,铺就乡村振兴新路径。面对“生态好但百姓富得慢”的现实考题,行业以机制创新破题,打通生态价值向民生福祉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他们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对接乡村发展需求,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望得见的青山、看得见的绿水,真正变成群众摸得着的幸福。

协同共治,凝聚绿色发展新合力。行业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市场主体的战略协作,在打破生态治理技术瓶颈中展现担当,在荒漠化治理、清洁能源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勇挑重担。协同共治模式,有效提升了生态治理效能,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这份沉甸甸的“绿责”,是行业扎根沃土、汲取力量后对这片土地与人民的深情回馈。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上,这样的“企业力量”愈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基就会愈牢,通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就会愈走愈宽。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都古外烟网 » “两山”理念在烟草|点绿成金处 山河入画来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