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烟之乡”,他们“面不改色”
在近些年来的扫黑除恶行动中,“假烟”屡屡成为热点话题。在以“造假烟”闻名的“假烟之乡”,当地村民“面不改色”地从事着这项非法勾当,令人触目惊心。
“假烟之乡”的由来
“假烟之乡”位于中国某偏远地区。由于当地经济落后、监管薄弱,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村民开始私下制造香烟。随着假烟市场的逐渐壮大,该地区逐渐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假烟之乡”。
当时,当地村民认为制售假烟是一条“发家致富”的捷径。在利益的驱使下,假烟行业在该地区迅速发展,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制烟、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分工明确。
猖獗的制假售假活动
在“假烟之乡”,假烟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习惯”。许多村民家里都设有简易的制假窝点,生产出大量劣质假烟。这些假烟不仅仿真度极高,而且价格低廉,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为了逃避监管,假烟贩子们经常采用各种手段,如夜间生产、贿赂执法人员等。当地村民甚至自发组织了“护厂队”,只要有执法人员上门查处,他们就会群起阻挠。这种嚣张的气焰,令人咋舌。
假烟的危害
假烟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着极大的危害。由于假烟中添加了有害添加剂,吸食者容易患上肺癌、心脏病等疾病。此外,假烟行业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假烟往往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交织在一起,如非法集资、洗钱等。假烟产业链条上的不法分子相互勾结,形成了一股黑恶势力,危害一方百姓。
“面不改色”的村民
在“假烟之乡”,许多村民对制售假烟行为麻木不仁,甚至“面不改色”。他们认为,制假售假是当地人的传统,是“祖传的生意”。长期以来,错误的观念和利益的诱惑,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失去了是非判断。
另外,由于当地监管不力、执法不严,一些村民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抓。这种错误的认知,进一步助长了假烟行业的猖獗。
扫黑除恶势在必行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假烟之乡”的扫黑除恶力度。通过雷霆行动,多名假烟贩子落网,多个制假窝点被摧毁。
然而,假烟问题尚未根除。利益的驱使和错误的观念,仍然是假烟行业死灰复燃的隐患。要彻底解决假烟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同时也要从源头上铲除滋生假烟问题的土壤。
“化名”: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