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阁主看了一篇文章《消费“拼多多化”了,你别不敢承认》,看过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文章在我的行业内也广为流传,核心观点有三:一是经济环境不好;二是消费在降级;三是经济实惠成为购物首选。对于烟草行业来说这种观点非常容易让我们对号入座,主要是高价位卷烟的销售情况确实遇到了瓶颈,中低档卷烟的需求旺盛但与工商企业的结构提升目标相矛盾。如果基于这种观点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不要过度发展高档烟,要在中低端卷烟上持续满足市场需求。
阁主不是不赞同消费降级的说法,也部分同意类似于拼多多这样的新贵促进了一部分理性消费的回归,但是我始终认为不能把现在的社会现象简单地归结为一切消费都在降级,必须用类似于拼多多这样的企业提供的廉价商品来满足消费降级。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辩证地看经济发展的现状,不应该动辄就把问题归结于所谓的大环境不好,在很多领域消费并没有全部降级,而是出现了消费分级的现象。有的消费群体的消费在升级,有的消费群体的消费在多元化,有的消费群体的消费在改变(忽左忽右),有的消费群体的消费在降级。这才是消费的真相!
我们不妨回到开头说的这篇文章,就用文章当中列举的一些观点和数据来分析一下我们的消费真的“拼多多”化了吗?文章以这个春节为例列举了国人的消费数据,然后提出了核心问题,即:你的总花费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花费结构有没有明显的变化?仔细想想,你的消费行为有没有“拼多多化”?从数据上看确实是总体消费在增加但人均消费在降低,特别是用2024年单日人均花费166元,比去年174元下滑了近5%,2019年则为176元/人/日这个数据来佐证消费档次的下降,并得出人们花钱越来越谨慎了(消费降级)的结论。从宏观上看这个数据没有问题,但是这个结论却是非常牵强的,主要有两点:第一,经济环境的变化不能用人均消费来类比,人们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与收入的关系并非完全正相关,就像文章中提到的“服务消费占比超过实物消费”现象,这种现象在过去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并没有出现,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实物消费时更加注重性价比并不只是想买更便宜的东西,而是想买更适合自己的东西。那些靠着品牌溢价就能收割消费追捧的时代结束了,性价比高也不应该是便宜的代名词。第二,2024年的整体消费市场与2019年的整体消费市场不能做简单的数据对比,就像是你不能把现在的消费数据与90年代进行对比一样。当经济发展处于两个不同周期时,消费出现的任何变化都是正常的,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预期并没有变化,只要这个基础存在就不能用一个简单的人均消费数据来妄下结论。
有的人追求性价比确实是因为收入减少,有的人追求性价比是因为消费观发生了变化,他们的收入未必下降,还有些人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也在逐渐升级自己的消费。国潮风的流行不能简单贴上“便宜”的标签,而是要看到国产商品正在向着“高性价比、高质量”努力转型,当我们只把关注点放在所谓拼多多或者新兴的各种折扣店是多么火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即便是拼多多也在不断进行迭代升级,之所以会出现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消费都在“拼多多化”的现象是因为我们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场景去进行选择,新媒体时代下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和商品、渠道、终端选择正是扩大内需和内循环的明智之举。国内消费者正在经历一个全新的消费时代,他们的选择更多,可供他们选择的商家更多,可供他们比较的渠道更多,“物美价廉”“方便快捷”难道不是好事吗?
回到卷烟的层面再来看看。高端卷烟是现在才开始受到“高库存和稳增长”的压力吗?其实这种矛盾存在已久,并不是因为消费降级带来的。年末和每年的春节前后高价位、高端烟大面积的市场倒挂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几乎每年都会存在,消费者对高端烟消费需求不足也不是什么新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是简单用消费能力下降就能概括的。如果你只是从终端库存、市场价格的角度来看就得出需求在下降的结论就太武断了,因为高价位卷烟一直都没有解决好“品牌与需求”真实匹配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好外渠道流通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好终端销售与消费满足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好产品价值与消费理念匹配的问题,甚至很多卷烟产品至今的研发与培育都是与消费者需求“各说各话”的存在。面对消费多元化的新时代,卷烟产品也需要多元化,品类也需要多元化。与其把主要精力放在关注价格和库存上,还不如多用些心思用在细分市场、细分消费群体、细分消费需求、细分消费圈层、细分服务策略上。二类、三类的一些大单品确实出现了涨价的现象,但是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一些高端卷烟新品正在逐步获得新兴消费群体的喜爱和追捧。
烟草行业确实面临“狼来了”的局面,但我始终坚信不能用简单的消费降级来描述我们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消费市场变化。新兴的消费群体在分化而不是在下滑,这两年电子烟和雪茄烟的兴起最能说明问题,如果您的结论是年轻化输给了拼多多化,那您一定没法解释电子烟在消费群体当中的爆发式增长,也没法解释雪茄吧在消费市场当中的蓬勃发展。从长期的视角来看,目前的拼多多化现象的确存在,但这恰恰说明了随着大环境经济转型的实现,随着内循环的进一步扩大和高质量发展,中国消费者旺盛的消费力迟早会被优质、高价值、高性价比的国产品牌满足并激发出来。